新闻资讯

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的频率是怎样规定的?

文章出处:天津佳合 人气:137 发表时间:2025-05-12

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的频率规定需结合行业标准、法规要求及实际使用场景综合确定,以下是具体说明:

一、常规检测频率(基于行业标准)

一般洁净室(如电子、食品行业)依据 ISO 14644-3《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 第 3 部分:检测与监测》,建议 每年至少 1 次 泄漏测试,以确保过滤器性能稳定。

制药、生物安全等高风险行业

GMP 车间(制药行业):根据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(GMP)附录 1》及中国《药品生产洁净室(区)检测方法》(GB/T 16292-16294),要求 每 6 个月 1 次,或结合洁净区级别提高频率(如 A 级洁净区可能更严格)。

生物安全实验室(BSL-3/BSL-4):参照《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》(GB 50346)及 WHO 生物安全指南,需 每 6 个月 1 次,因涉及高致病性微生物操作,需更频繁验证密封性。

层流设备(如生物安全柜、洁净工作台)

依据设备厂商建议(如 NSF/ANSI 49 标准),通常 每年 1 次,但使用频繁或处理高危样本时,建议 每 6 个月 1 次,且每次搬迁、维修后必测。

二、强制测试场景(需立即检测)

高效过滤器

过滤器安装或更换后无论何种行业,新过滤器安装或旧过滤器更换后,要立即进行泄漏测试,确认安装密封性及滤芯完整性(避免安装过程中破损或密封不良)。

系统异常或风险事件后

当洁净室出现以下情况时,需强制检测:

洁净度监测数据超标(如尘埃粒子数、微生物菌落数异常);

过滤器前后压差异常波动(突然下降可能提示滤芯破损,突然升高可能提示堵塞,但需结合泄漏测试判断);

系统大修、灭菌(如甲醛熏蒸、VHP 灭菌)或长期停机后重启。

法规检查或认证前

企业接受 GMP 认证、ISO 认证、CNAS 实验室认可等审核前,需确保泄漏测试在 有效期内(通常要求 6 个月内的检测报告)。

‌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的方法包括‌:

1‌光度计扫描法‌:向高效过滤器上游释放PAO/DOP气溶胶,用光度计扫描下游,通过浓度差判断泄漏。这种方法快速直观,可定量检测(泄漏率≤0.01%),适用于医药、电子等中高级别洁净室(ISO 5级及以上)‌。

2‌粒子计数法‌:使用粒子计数器测量上下游粒子数,计算泄漏率。这种方法灵敏度高,但耗时长、成本高,适用于生物安全实验室、芯片厂等超高标准区域‌。

3‌发烟法‌:用烟雾发生器在上游发烟,目测下游是否有烟雾逸出。这种方法操作简单、成本低,但仅能定性判断,适用于初筛或低级别洁净区‌。

高效过滤器泄漏测试频率遵循 “风险分级、合规优先” 原则:

常规场景:一般洁净室每年 1 次,高风险行业(制药、生物安全)每 6 个月 1 次;

强制场景:安装 / 更换后、系统异常、法规审核前必测;

特殊要求:无菌关键区域、高危操作环境可进一步缩短周期至每 3~6 个月,确保无泄漏风险。

具体频率需结合企业所属行业、洁净区级别、法规要求及内部风险评估综合制定,避免过度检测或检测不足。

此文关键词:高效过滤器
Copyright © 天津佳合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:佳合集团 备案号:津ICP备2022003900号-1 公安备案号:津公网安备12011402001597号